生命为什么会有利他行为?《杂乱的秩序》第五章 群体与群体化 5-6 认可生存(一)

分享 0 0
taiyon
taiyon 2023-04-21 00:17
编辑此贴

《杂乱的秩序》

通一尔 著

第五章

群体与群体化

5-6
认可生存
(一)

个体群体化是为了有利于本体生存,所以,当个体为群体付出后,必然需要得到群体给予的分配,而分配的前提是个体对群体生存具有的效用性需要得到群体以及其他个体或者其他部分个体的认可,即个体效用的认可(效用认可)。得到效用认可的个体才可以获得群体给予的分配,而未被认可的个体则不能得到分配。所以群体化的个体生存始终需要追求被群体认可。效用认可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付出认可,第二种是关系认可。

付出认可自然是个体为群体的生存实施了付出行为而得到群体的认可。但是付出的行为并不一定能够完全直接体现其对群体生存具有的效用性。

正常情况下,付出行为和得到效用之间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所以,个体为群体付出则会给群体取得生存效用,这时个体为群体的付出自然就会得到群体给予的效用认定。但是也常常会出现个体付出并未能给群体带来生存效用的情况,不过个体付出的目的是为了能给群体获得生存效用,并且基于“付出——获得生存效用”这样的感应固化,群体也会将没有获得生存效用的付出认定为付出认可。但是这里存在一个认定量的问题,比如,长期的付出都没有体现出对群体生存的效用性,或者被部分个体认定为其付出并不是真的以群体生存为目的,而只是一种表演付出的假相,则其付出认可会被大打折扣。

另外,由于生存形式的复杂性,并不是所有的付出行为都直接对应效用获得,很多时候付出需要多层转化才能体现效用性,所以这样的付出行为同样在认可时会受到影响。但并不一定都是效用性减小的认定,有时候效用性也会被放大认定。

大尺度整体而言,付出与获得效用之间是对应关系,但并不一定是每一个付出行为都能够得到恰当的效用认定。

关系认可包括亲属认可和同态认可。亲属认可是最直接的认可,由于亲属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相同的遗传信息,子代本身就是亲代的代续生存,亲属的代续生存也是本体自身代续生存的一部分,并且生命的核心圈层生存即是亲属圈层生存,所以,亲属认可是先天性认可,只要能够确定亲属关系,即可被认可。

同态认可的发生基于两种原因,一种是推定认可,是个体基于同样的生存态(同态圈层)而对其他个体给予同功能、同效用、以及同感受的推定而形成的对群体生存具有效用性的认可。另一种是意愿认可,是为了与本群体(同态生存)内其他个体之间保持顺畅的协同分工可能性而主动产生的对其他个体效用性的认可。由于同态认可是推定和意愿,所以,认可程度以及认可的持续,取决于之后相互之间的协同分工的效用结果。如果结果良好,符合甚至超过自己的推定和意愿,则同态认可度会持续甚至增加。反之,认可度则会降低。

传递认可

传递认可是间接认可,是个体与个体之间或者个体与群体之间并没有直接发生相互作用的关系,其协同分工或者依托生存现象不够明显,使得相互之间不是通过直接感应而是通过将其他个体或者群体的认可进行传递形成的认可。传递认可的个体或群体相互之间如果在之后也并不形成直接的协同分工或者依托,则传递认可的认可度相对会比较低。

舍利付出

为了被认可,当然可以通过真实的付出来取得。通常情况下,付出自然是为了得到群体认可,进而获得分配,是付出与获得之间直接对应的纯粹的兑换关系。但有时候因为生存态的情况,付出并不能及时为群体取得对应的效用,不过这些付出是被群体或者某些个体认可的,所以,这些付出是会在以后的某种生存态下被群体或者个体给予分配的,这种滞后的分配获得即为回报。因为这种回报的滞后性,并不能保证一定能够得到或者一定什么时候得到,所以,这种回报是具有一定风险的。有些回报也并不具有群体规范的强制性,而只是一种“相互以为”性质的隐形规则。如果之后并没有得到群体或者相应个体给予回报,也只能是在精神层面上进行谴责,而并不能强制执行。因此,在最初付出的时候往往看上去并不是为了日后的回报,而是展现出一种舍利的精神,这种舍利付出看上去也就是利他行为。

无论是纯粹的兑换付出,还是舍利性利他的付出,其付出都是事实,即是没有达到为群体获得生存效用的目的,但都是为了有利于群体或者其他个体生存的,也都是被群体和其他个体所认可的。所以,这种舍利付出的利他行为(道德行为)在道德文化层面上是被群体提倡的。

5-6
认可生存
(一)

个体群体化是为了有利于本体生存,所以,当个体为群体付出后,必然需要得到群体给予的分配,而分配的前提是个体对群体生存具有的效用性需要得到群体以及其他个体或者其他部分个体的认可,即个体效用的认可(效用认可)。得到效用认可的个体才可以获得群体给予的分配,而未被认可的个体则不能得到分配。所以群体化的个体生存始终需要追求被群体认可。效用认可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付出认可,第二种是关系认可。

付出认可自然是个体为群体的生存实施了付出行为而得到群体的认可。但是付出的行为并不一定能够完全直接体现其对群体生存具有的效用性。

正常情况下,付出行为和得到效用之间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所以,个体为群体付出则会给群体取得生存效用,这时个体为群体的付出自然就会得到群体给予的效用认定。但是也常常会出现个体付出并未能给群体带来生存效用的情况,不过个体付出的目的是为了能给群体获得生存效用,并且基于“付出——获得生存效用”这样的感应固化,群体也会将没有获得生存效用的付出认定为付出认可。但是这里存在一个认定量的问题,比如,长期的付出都没有体现出对群体生存的效用性,或者被部分个体认定为其付出并不是真的以群体生存为目的,而只是一种表演付出的假相,则其付出认可会被大打折扣。

另外,由于生存形式的复杂性,并不是所有的付出行为都直接对应效用获得,很多时候付出需要多层转化才能体现效用性,所以这样的付出行为同样在认可时会受到影响。但并不一定都是效用性减小的认定,有时候效用性也会被放大认定。

大尺度整体而言,付出与获得效用之间是对应关系,但并不一定是每一个付出行为都能够得到恰当的效用认定。

关系认可包括亲属认可和同态认可。亲属认可是最直接的认可,由于亲属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相同的遗传信息,子代本身就是亲代的代续生存,亲属的代续生存也是本体自身代续生存的一部分,并且生命的核心圈层生存即是亲属圈层生存,所以,亲属认可是先天性认可,只要能够确定亲属关系,即可被认可。

同态认可的发生基于两种原因,一种是推定认可,是个体基于同样的生存态(同态圈层)而对其他个体给予同功能、同效用、以及同感受的推定而形成的对群体生存具有效用性的认可。另一种是意愿认可,是为了与本群体(同态生存)内其他个体之间保持顺畅的协同分工可能性而主动产生的对其他个体效用性的认可。由于同态认可是推定和意愿,所以,认可程度以及认可的持续,取决于之后相互之间的协同分工的效用结果。如果结果良好,符合甚至超过自己的推定和意愿,则同态认可度会持续甚至增加。反之,认可度则会降低。

传递认可

传递认可是间接认可,是个体与个体之间或者个体与群体之间并没有直接发生相互作用的关系,其协同分工或者依托生存现象不够明显,使得相互之间不是通过直接感应而是通过将其他个体或者群体的认可进行传递形成的认可。传递认可的个体或群体相互之间如果在之后也并不形成直接的协同分工或者依托,则传递认可的认可度相对会比较低。

舍利付出

为了被认可,当然可以通过真实的付出来取得。通常情况下,付出自然是为了得到群体认可,进而获得分配,是付出与获得之间直接对应的纯粹的兑换关系。但有时候因为生存态的情况,付出并不能及时为群体取得对应的效用,不过这些付出是被群体或者某些个体认可的,所以,这些付出是会在以后的某种生存态下被群体或者个体给予分配的,这种滞后的分配获得即为回报。因为这种回报的滞后性,并不能保证一定能够得到或者一定什么时候得到,所以,这种回报是具有一定风险的。有些回报也并不具有群体规范的强制性,而只是一种“相互以为”性质的隐形规则。如果之后并没有得到群体或者相应个体给予回报,也只能是在精神层面上进行谴责,而并不能强制执行。因此,在最初付出的时候往往看上去并不是为了日后的回报,而是展现出一种舍利的精神,这种舍利付出看上去也就是利他行为。

无论是纯粹的兑换付出,还是舍利性利他的付出,其付出都是事实,即是没有达到为群体获得生存效用的目的,但都是为了有利于群体或者其他个体生存的,也都是被群体和其他个体所认可的。所以,这种舍利付出的利他行为(道德行为)在道德文化层面上是被群体提倡的。

公众号策略策略

回帖
  • 消灭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