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乱的秩序》(连载中)

分享 16 0
taiyon
taiyon 2023-01-30 02:38
编辑此贴

《杂乱的秩序》
通一尔 著

目录

写在前面………………………………………………………7
生命只因生存,只为生存…………7
无解即答案…………8

第一章 存在与存在着………………………………………11
1-1 存在的非独立性…………12
1-2 存在的本质与属性…………15
1-3 存在的形式…………18
1-4 存在的界限…………20
1-5 存在的稳定性…………22
1-6 存在的演化…………24
1-7 存在的灭失…………26
1-8 新存在的产生…………29
1-9 存在的斗争…………30

第二章 生命与生存…………………………………………34
2-1 效用主义…………35
2-2 得失原则…………37
2-3 生存层级…………42
2-4 圈层生存…………48
2-5 生存斗争…………50
2-6 提升斗争力…………62
2-7 环境再造与遗传…………64

第三章 感应与认知…………………………………………72
3-1 感应原则…………74
3-2 机体感应…………76
3-3 情感感应…………80
3-4 思想感应…………88
3-5 文化感应…………91
3-6 感应固化…………98
3-7 感性感应与理性感应…………101
3-8 感应的负效用…………103
3-9 扭曲感应…………106
3-10 能力对认知的决定性…………111
3-11 生存态对认知的决定性…………113
3-12 认知的有限性…………117
3-13 认知的未知性…………121
3-14 认知的偏差…………125

第四章 内在活动与外在行为………………………………127
4-1 减少消耗…………129
4-2 生存进化…………137
4-3 行为的驱动力…………140
4-4 能力的展示与实现…………146
4-5 行为驱动的复杂性…………149

第五章 群体与群体化………………………………………152
5-1 协同群体与精神群体……154
5-2 群体化生存的有利性…………156
5-3 群体要求与个体融入…………158
5-4 群体的形成…………160
5-5 协同分工生存…………163
5-6 认可生存…………165
5-7 群体内部斗争…………171
5-8 群体内部损耗…………174
5-9 规矩…………176
5-10 群体非理性…………178
5-11 群体化禁锢…………180
5-12 个体群体化的蜕变…………182
5-13 群体的分化与瓦解…………184
5-14 可扩展型群体与局限型群体…………186

第六章 文化…………………………………………………191
6-1 文化的效用…………194
6-2 文化的形成………… 195
6-3 文化的抽象性与承载性…………196
6-4 文化的遗传…………198
6-5 利益文化与名誉文化…………199
6-6 群体文化…………201
6-7 个体的文化表现…………213
6-8 文化的地理差异…………224
6-9 文化的淘汰与发展…………226
6-10 文化的核心目的与核心文化…………229

第七章 冲突…………………………………………………230
7-1 冲突的外在因素…………232
7-2 冲突的本体原因…………236
7-3 个体与群体的冲突…………241
7-4 各种演化造成的冲突…………243
7-5 冲突悖论…………246

第八章 裹挟…………………………………………………247
8-1 裹挟的目的…………248
8-2 裹挟的斗争性…………249
8-3 裹挟的因素…………250
8-4 裹挟的体现…………256
8-5 裹挟的形成与发展…………260
8-6 被裹挟的感应层级……263
8-7 群体裹挟…………267
8-8 文化裹挟…………271
8-9 演化裹挟…………275

写在后面………………………………………………………277
到此一游,仅此一游…………277
给爱更多的热爱…………281

后记…………283

回帖
  • taiyon
    2023-02-17 04:45
    《杂乱的秩序》 通一尔 著
    
      第二章
      生命与生存
    
    2-7 环境再造与遗传(四)
    
    环境变化对生命影响的程度
    
    对于低级生命来说,其形态结构较为简单,生存环境中的变化可以及时影响到全部机体,很快就可以形成环境再造,使得本体实现环境适配以及自身演化。并且由于低级生命其生命周期短,繁殖后代所需的时间也就短,因此,亲代环境再造形成的演化在短时间内就会被遗传给子代,子代也就能在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很好地生存。所以,低级生命的适配力和自在力很强,也就是适应非生命环境的能力很强。高级生命正好和低级生命相反。生命越复杂,其环境再造和遗传的演化就越慢,与环境变化形成的时间差就越大,其改变相对于环境的变化总是滞后的,也就是说其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就弱。因此,当环境变化程度较大时,先遭到灭失的会是较高级的生命。
    
    另外,越高级的生命,即是机体结构越复杂的融合生命体,其构成的事物(这里的事物是指构成融合生命体的生命,例如融合生命体中的细胞)就越多,则这些事物的属性(作用性)就越多,相互之间的作用性也就越复杂,相互依托性(协同性)生存就越严重,那么对应的生存条件要求也就越多。所以,任何一个不能满足其中一种事物生存的条件就可能会导致融合生命体整体的灭失,也就是越高级的生命因环境变化而导致其灭失的可能性就越大。
    
    高级生命具有较强的争夺力和生产力,特别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创造效用工具的能力极强。因此,可以对环境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对应的补偿和抵抗,使得其局部生存环境变化程度降低,甚至更适合生存。也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如此这样,人类的适配力和自在力就会变得更弱,一旦效用工具的效用性相对降低,或者各种因素导致的效用工具不能运转而失效,甚至人类脑力创造的效用性更大的效用工具造成更大的环境变化时,人类将很难应对,有可能会直接造成整体灭失。也就是说,脑力越发达的人类,当其作为徒手人时,生存就会越困难。因此,哪一个或者哪一类物种的生存力强,取决于综合生存斗争力以及环境的变化程度。
    回复
  • taiyon
    2023-02-19 08:17
    《杂乱的秩序》 通一尔 著
    
      第二章
      生命与生存
    
    2-7 环境再造与遗传(五)
    
    遗传的有害性
    
    如上所述,生命受到其生存环境的再造,并将再造后的生命生存状态信息遗传给子代,目的是为了更有利于子代的生存。生存环境处于相对稳态的时候,也就是环境的变化强度(变化率)和变化量度(变化量)比较平稳,并且变化的方向呈现一个稳定的趋势,环境再造和遗传便能顺利进行,并且生命演化的方向也是定向的。但是这种定向是在生命界这样的大尺度下而言的。
    
    对于局部的或者个体的生命,当其生存环境不够稳定,一定时间内呈现两次反方向较大强度或者较大量度变化时,由第一次形成的环境再造遗传给子代后,子代所处的生存环境发生了第二次反向较大变化,使得子代原来继承的变化反而成了生存的障碍甚至直接有害于生存,这种有害于生存的遗传很可能会导致子代的灭失。某类生命的环境再造和遗传的周期与环境反向大变化的周期越接近,则这类生命灭失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是为遗传的有害性。
    
    由于环境再造是发生在生命的各个层面上的,所以同样,当融合生命体机体内在环境发生大变化时,在细胞层面也会出现继承的遗传信息有害于这类细胞的生存,进而影响整个融合生命体的生存。而机体内在发生大变化必然是由机体外部的生存环境引起的,这就是外部环境导致高级生命内在异常(生病)的原因,包括机体生病和精神异常。
    
    但由于存在的稳定性,环境的大变化一般不会是持久的,从整个生命界的大尺度而言,这种遗传的有害性并不影响生命界总体演化是有利于生存这个大方向。
    
    回复
  • taiyon
    2023-02-24 02:48
    《杂乱的秩序》 通一尔 著
    
      第二章
      生命与生存
    
    2-7 环境再造与遗传(六)
    
    形态的遗传与自我生长
    
    虽然生命的形态都是生存斗争的需要,但是生存斗争并不只是在形态上进行,而更需要通过能力在行为上进行。遗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代续生存,所以,遗传并不只是为了“长得像”,而更需要“活得像”。“长得像”是可见的形态,“活得像”是生命生存的一系列行为。所以“活得像”就是要求子代“天生”就能够具有与亲代一样优秀的斗争力,这些斗争力是需要相应的能力和对应的功能组织和器官支撑的,而形态(包括机体内在形态)就是对应功能的组织和器官。所以,一般情况下,一定的形态就具有对应的能力,一定的能力就需要对应的形态来实现,形态和能力,也即是“长得像”和“活得像”,在较大尺度下是一致的。但是,子代是否能生长出具有某种能力的形态,那是由子代继承的机体生长能力决定的。
    
    生命的生存环境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所以,子代的生存环境在一定的情景下,并不需要使用亲代遗传下来的全部能力。也就是说,有些能力是暂时用不到的。那么,这些暂时用不到的能力如果还需要通过对应的形态来保持,那就需要消耗能量,这是不符合生存的得失原则(参看第二章2-2得失原则)的。所以,子代在生长过程中会暂时不去生长这些当时用不到的能力对应的形态,但是仍然具有继承来的可以生长出这些形态的机体生长能力。
    
    这种暂时不去生长出来的那些形态,一般都是当需要时在很短的时间内(单代生存期间内)很快就可以生长出来的,比如健硕的肌肉。肌肉是通过单代的运动就可以生长出来的,所以,如果子代的生存环境较为优越,子代不需要通过大量的运动(打斗、劳动)就能很好地生存,那么子代会暂时不去生长这样的肌肉形态。但是却依旧保留着从亲代那里继承下来的生长肌肉的能力,即能力并未显化。所以,当环境发生变化,需要通过肌肉能力来实现生存时,子代通过一定的训练或者实战,很快就会生长出肌肉。也就是说,有些遗传并不是直接遗传某种能力的形态,而是遗传能够生长出这样能力对应的形态的机体生长能力。这样的机体形态生长能力,也包括脑力的形成能力。各种的机体形态生长能力,就是通常所说的“天赋”。这些天赋依据生存态情况以及是否可以单代快速呈现,有些会是直接显化的,而有些并未显化甚至永久不显化。
    
    对于那些需要通过多代生命在同一方向上不断地环境再造和遗传才能形成的能力形态,无论子代的生存环境当时是否需要,都会在子代的生长过程中显化出来。
    
    高智商人的后代并不是一定比智商普通的人的后代智商高,一方面是因为遗传的差异性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只遗传了具备训练出(生长出)高智商的能力。如果其子代的生存很优越,不需要通过较强脑力来获得优越的生存,也就是不需要动脑子,那么其子代具有的能够生长出高智商的能力就不需要被使用,也不需要“生长出”高智商。那么,由于顺境再造,就会导致子代的脑力退化,这样子代的子代继承来的高智商能力就会变弱。那么聪明人的后代就并不是一直比别人的后代聪明。
    
    同样的道理,人的其他能力也是一样的。父辈创造优越的环境,必然导致孩子不需要像父辈那样艰辛努力,那么顺境再造就使得孩子的能力没有被足够的发挥,这样就会被舍弃,然后孙辈就不一定能够继承到那些能力。这就是俗话“富不过三代”的原因。
    
    
    回复
  • taiyon
    2023-02-28 09:18
    《杂乱的秩序》 通一尔 著
    
    第三章
    感应与认知
    
    3-3
    情感感应(一)
    
        对于有脑生命来说,除了直接的机体感应以外,还具有脑感应,即精神感应,是脑物质运动(脑运动、脑活动)产生的感应。精神即是脑活动的过程以及产物,精神感应是除了机体感应之外的其他所有感应,包括情感感应、思想感应以及变相的文化感应。
    
        情感感应,是基于机体感应基础上的对生存效用产生精神倾向的感应,是比较基础的精神感应。从效用获得和利用角度出发,情感感应一方面是对机体曾经感应到的生存效用的辨识和获取意愿的倾向,另一方面是获得了生存效用并被机体利用之后的精神愉悦(脑物质舒适)的感受。特别是有些事物具有的生存效用需要通过转化甚至多层转化之后才能被机体利用时,情感感应会将事物与生存效用在精神层面建立直接的对应关系,并驱动机体去获取生存效用或者去除负效用,是感应遵循节省原则的表现。
    
        间接生存效用是不能被生命机体直接用来生存的,所以,机体对间接生存效用本身并不会感应为舒适。但是间接效用能够带来直接生存效用,因此,对间接效用是在情感感应上感应为愉悦,或者对于高级生命来说,可以通过思想感应转化为情感感应上的愉悦。
    
        情感感应表现包括用于辨识事物具有生存效用的“美”和“好”,用于对具有生存效用的事物产生获取意愿倾向的“喜欢”和“爱”,以及用于获得生存效用和转化利用后在精神层面形成结果的愉悦。同样对于负效用在情感感应上的表现则对应相应的“丑”和“坏”,“厌恶”和“恨”,以及“痛苦”。
    回复
  • taiyon
    2023-03-04 01:09
     《杂乱的秩序》
      通一尔 著
    
      第三章
      感应与认知
     
     3-3
      情感感应(二)
    
    美
    
        生存就是获取生存效用的斗争过程和获得斗争胜利的结果,那么本体会对生存效用密度大的事物,有利于获取生存效用的事物和行为,以及在生存斗争中取得胜利的事物,在情感上感应为“美”。
    
        对本体具有较高生存效用密度的事物,或者能够实现本体各层级生存的事物以及行为,本体会感应为“美”。我们将好吃(舒适)的效用密度大的食物称为“美食”,把对我们生存具有效用量大的可以食用的动物称赞为“肥美”。这都是能够实现时刻生存的事物。身体健壮的男人,捕猎和劳动能力强,有利于生存,那就是“美男子”。健康丰满的女人,有利于繁殖和哺育后代实现代续生存,那就是“美女”。颜色红润的大苹果比颜色清淡形态不圆的小苹果美,如果这个小苹果上布满了虫眼或者部分腐烂,那就更是一点也不美了,原因是它所具有的生存效用密度很低甚至已经是负效用了。
    
        对本体追求生存效用能提供有效帮助的间接效用的形态、行为或者工具,或者有利于本体生存的事物和行为,本体也会感应为“美”。人类的劳动号子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有利于获得更大的生存效用量,以及人类唱山歌是为了吸引异性、谈恋爱、组建家庭,有利于实现代续生存,就是“歌声美”。花朵的颜色、形状、气味,很多事物对我们人类来说并不具有直接生存效用,但是对于蜜蜂来说具有直接生存效用,而蜜蜂的蜂蜜,以及通过蜜蜂授粉的植物,对我们人类具有直接生存效用,所以,我们人类将花朵感应为“美”。这是对间接效用感应的“美”。
    
        另外,对其他生命在生存斗争中胜利的、能够实现生存、实现代续生存的事物,就会感应为“美”。花朵本身是为了实现代续生存的,并且花朵的颜色都比较鲜艳,鲜艳的颜色容易被识别,便于吸引昆虫来授粉,有利于在实现本体代续生存斗争中胜出,所以我们对花朵就会感应为“美”。鸟类求偶过程中,会唱歌会跳舞的容易胜出,那么这些鸣叫声和舞蹈动作就是“美”。在打斗的生存斗争中,胜利者的长相形态,就是“美”。植物在生存斗争中进行阳光、空气、水分的争夺,胜利者就会郁郁葱葱,就是“美”。而失利者就会稀疏焦黄,一点都不美。刚诞生的新生命,是代续生存斗争中的胜出者,其同类都会觉得可爱,都会觉得“美”。没有谁把死亡的同类与美联系起来,因为它是生命的灭失。
    
        上面的情况都是我们对天然美的感应,是把有利于或者直接能够实现各层级生存、各阶段生存的事物和行为,在各种生存斗争中的胜出行为,在各种生存斗争中胜出的胜利者,都会在情感感应上感应为“美”,所以我们才会把轻松的、优越的生存状态叫做“美好的生活”。
    
    
    
    “效用”、“斗争”、“效用密度”、“情感感应”、“生存层级”、“舒适”、“时刻生存“、“代续生存”等概念参看之前章节。
    回复
  • taiyon
    2024-03-17 17:33
    《杂乱的秩序》
    通一尔 著
    
    公众号策略策略
    
    给爱更多的热爱
    1
    宇宙的基本法则,是宇宙内所有事物都无法逾越的。任何事物,包括自以为灵性、高贵、高尚的人类在内都必须遵循,也只能遵循,无论人类的脑力如何发达也不例外。谁也拦不住,谁也逃不脱。
    按照人类现有的认识进行推定,人类的脑力会继续趋高,思想会更加趋于复杂,科学技术也会越来越发达,谁也拦不住,谁也逃不脱。并且,趋高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认知提升和新知诞生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谁也拦不住,谁也逃不脱。而且人类的情感、思想、行为会越来越个体化,谁也拦不住,谁也逃不脱。
    那么,一味向历史看齐,一味抱怨现在人心不古,一味担忧未来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必定只能是一件很私人情怀的事。即使人类最终会被自己的脑力杀死,谁也拦不住,谁也逃不脱。
    我们无法为古人担忧,历史已经发生。我们无法解决古人的落后,并且每个时代的古人如同我们现在沾沾自喜的人一样,根本不会觉得自己当时生产力低下。同样,未来还没有发生,未来是什么样子,我们无法知道,却如何为未来人担忧?想想,未来的人也许如同我们现在的人一样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所处的那个未来时代是多么的优越,并且很享受那个未来时代的科技环境。未来的人也必定会想象我们在现在这样生产力如此低下的情况下却是怎么样地生存下来并繁衍了他们。
    如此这般,人类一代一代地前行着、思想着,思想着、前行着,被自己的思想步步裹挟,却也拦不住、逃不脱。然而依旧要不停地思想。
    在无限延续的时间轴上,任何一点都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甚至存在毁灭性问题,但任何一点都有其美好。用文学的话说就是:任何时代都是最坏的时代,任何时代都是最好的时代。我们可以继续思想,只是我们不必担忧,我们也无法担忧。
    历史,属于古人;现在,属于我们;未来必定是属于未来的人。我们只是在宇宙法则下存在着、痛苦着、快乐着,一切只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仅此而已。
    
    2
    存在即是存在自身,存在自身便是自己的存在过程和存在目的,存在除了存在自身及其存在相关之外,就是“无”、就是“空”,正所谓:真经究竟是无字。
    人类赋予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人类给存在本身附加的人文属性,与存在本身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人类予以自己思想和意愿的宽慰。如果我们存在了并存在着,那么除了我们自己的感受外,其他一切对于我们人和人类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可言。
    那么如此说来,即便爱和道德也只是为了本体生存而表现出来的现象,我们也应给予爱和道德更多的热爱,以示我们人类看上去符合满足我们人类需求意愿的美好和愉悦的感受,同时也不枉为人这种特别存在给予自己高贵的认定以及对自己的回报。
    回复